Gm-aaa's blog.

e5_2666v3装机体验

2024/12/05
loading

前言


由于去年装电脑,导致家里闲置了一个航嘉350w电源、一个铠侠的480Gsata固态、一个希捷的450G机械硬盘、一个科睿P6显示器,最后还有一个大机箱(忘了什么型号了)。于是今年回来就想着让他们发挥点余热。

硬件选购

对于硬件的选购,首选需要明确使用电脑的目的。

由于这台电脑装好之后也是留在家里,父母平时也就看看电视剧、作文档什么的。对硬件的要求并不高

所以本着500块的预算来搞定剩下的cpu、内存、散热器、主板。

处理器

要是常关注电脑硬件圈都知道大名鼎鼎的e3\e5系列cpu,这个系列现在可以平价购买的型号太多了,不想花时间去研究这个,就选择了使用的人最多的2666v3。

e5_2666v3是intel于2014年发布的服务器级别的cpu,10核心20线程基础频率2.9Ghz全核心最大睿频3.2Ghz,并且支持内存ECC,当时想要拿到这个cpu怎么也得几千人民币。沧海桑田,如今十年过去如今只需要40元。

IMG_8345

主板

主板的话,必然是X99主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很多X99的芯片组并不是原生C612芯片组,是B85、B65芯片组魔改而来。在稳定性、功能上必然比不上C612芯片组的X99主板的。下面是一些参数对比:

image-20241205134051418

  • C612是服务器级芯片组,于2014年第三季度发布

    1. 支持Intel VT-d虚拟化技术

    2. 支持企业级RAID(RSTe 4.0)

    3. 支持Intel可信执行技术(TXT)

    4. 支持Node Manager服务器管理功能

  • B85是桌面级芯片组,于2013年第二季度发布

  • B65是更早期的桌面级芯片组,于2011年第一季度发布

    1. 仅支持基础存储功能
    2. 不支持服务器级虚拟化功能

虽然功能上并不追求什么,但是为了稳定性还是选择了C612芯片组。况且两者差价也就是几十块。

IMG_8346

闲鱼上有更便宜的,价格差不多在70-150不等,稳妥起见还是选择了淘宝

内存

内存没什么好说的,根据主板选择d4或者d3,这个cpu同时支持d3和d4,其中ddr4支持的最高频率为2133。

因为做软件带点内存焦虑,所以选择了16G*2的,4条内存通道,也可以为以后的扩展留下来两个接口,将道理正常4G*2都够用了。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兼容性需要选择服务器使用的内存,因为cpu本身支持ECC,所以选择了海力士的ECC DDR4 2133 16G*2。

IMG_8347

散热器

散热需要考虑的就两个点:

  1. 散热效果

    对于这款cpu来说,正常的6热管塔式风冷就够了。但是由于据说主板的MOS容易发烫,所以得考虑一个能兼顾cpu、mos的散热器

  2. 机箱兼容性

    由于机箱是一个能放下ATX大板的机箱,只需要考虑散热有没有挡到内存。

综上,最终选择了尘雨家X99定制的散热器,能够兼顾主板MOS供电的散热

IMG_8348

显卡

线下实体店买的amd二手亮机卡 60元,当然这个其实可以选择性能更高的显卡,选择非常多,诸如rx580等等,主板是pcie3.0x16的配置,理论最高上2080ti 11G的卡。

IMG_8349

总计:39+163+144+60+60=466

组装机器

这个没有什么很重要的点,就是拧螺丝然后把需要用到的线插在对应的接口上。B站的up主 硬件茶谈 的教学视频做得非常清晰,看两遍就会了。贴一张这个不知道什么牌子的主板接口的分布图

20241205131559

成品图:

IMG_8350

操作系统

父母用肯定只能选择windows,但正常的windows又过于臃肿,windows11的话还得跳过tpm2.0的检查才能安装。

最终思来想去还是选择了windows10 LTSC 2021,稳定压倒一切!

装操作系统的话建议可以使用ventoy制作一个专门用作装系统的U盘,可以存放多个镜像在一个U盘里。很方便!系统启动狂按del键,进入BIOS选择启动盘为U盘,再选择对应的镜像加载即可。

IMG_8353

其实,最麻烦的事情是BIOS参数,虽然有大佬做好的现成e52666v3BIOS鸡血补丁,但是对于父母使用来讲,其实并用不上那么高的频率。

况且,时间长了也可能会影响主板和CPU的稳定性。

所以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给CPU进行降压,以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而这个事情也是最麻烦的。

为什么说麻烦,是因为CPU的出厂体质不尽相同,所能支持的最低电压的点也不相同。这个得一点一点去摸那个临界值。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以套,都得根据实际情况0.001v地调整、测试,有时候降的太多导致开不了机还得重置BIOS,之前给我的146k降压就折腾了整整一天。

这一步是实在是折腾不动,索性直接开机装好软件测试一下,看看温控怎么样。

IMG_8352

捕获

看到CPU温度还比较稳定,全核睿频虽然低了一点但是无伤大雅。稳定压倒一切。

激活系统,我是用KMS的方式来激活windows的,在powershell管理员终端下,运行

irm https://massgrave.dev/get | iex

然后在弹出的命令提示符界面选择KMS激活即可,虽然这个原理我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它是从链接执行了一个远程的powershell脚本,但好在方便,不折腾,至于安全性就见仁见智了。

系统调优

系统调优有很多方法,能够实现对winodws系统优化的软件很多,例如DISM++、Optimizer等等,大多都是免费的。主要的优化操作不外乎:

  1. 卸载用不到的windows预装软件
  2. 优化右键菜单上下文内容
  3. 优化用不到的windows系统服务、系统启动项、windows功能
  4. 本地缓存、垃圾文件清理
  5. windows defender关闭smartscreen
  6. 自定义桌面外观
  7. 风扇调速

9

其中1和3还是比较重要的,不仅影响存储空间还影响内存占用。

总结

从0到1地选购配置、装机、调参、安装操作系统、优化操作系统是一件很浪费时间的事情,但是也可以在其中学到很多东西,折腾的乐趣也就在其中。

起码在选购整机电脑时不会被所谓的“i9级”、“电竞级”给迷住。

在当下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用1000~2000左右的预算已经可以组装出性能很强的主机了。

未来想着要是宽裕了,再组一台双路e5,自己用的ALL IN ONE服务器、也玩一玩企业级的路由器和交换机。有机会的话再分享。

CATALOG
  1. 1. 前言
  2. 2. 硬件选购
    1. 2.1. 处理器
    2. 2.2. 主板
    3. 2.3. 内存
    4. 2.4. 散热器
    5. 2.5. 显卡
    6. 2.6. 组装机器
  3. 3. 操作系统
  4. 4. 系统调优
  5. 5. 总结